学术动态 | 我院智能信息感知团队研究论文被国际权威期刊TIM录用

学术动态 | 我院智能信息感知团队研究论文被国际权威期刊TIM录用

以下文章来源于:杭电通信家园

       近日,通信工程学院智能信息感知团队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的论文《Progressive Inertial Poser Progressive Real-Time Kinematic Chain Estimation for 3D Full-Body Pose from Three IMU Sensors》被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 Measurement(TIM)录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院朱尊杰助理研究员

图片

支持全身虚拟表示的动作捕捉系统在虚拟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与基于视觉的方法相比,从稀疏追踪信号中估计全身姿态不受环境条件或拍摄范围的限制。然而,现有方法要么面临需在骨盆和下半身佩戴额外传感器的挑战,要么依赖外部视觉传感器来获取关键关节的全局位置。为了提升该技术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实用性,本文提出仅使用三个惯性测量单元(IMU)传感器(分别佩戴在头部和双手腕上)所采集的惯性数据进行全身姿态估计,从而降低硬件系统的复杂度。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名为 Progressive Inertial Poser(ProgIP)的全身姿态估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神经网络估计与人体动态模型,考虑了人体运动的层级运动链结构,并采用多阶段逐步加深的网络结构,在实时性与精度之间取得平衡。编码器部分结合了Transformer编码器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TE-biLSTM),灵活捕捉惯性序列的时间依赖性;解码器则基于多层感知机(MLPs),对高维特征进行转换,并准确映射为Skinned Multi-Person Linear(SMPL)模型的参数。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定量与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rogIP在相同输入条件下的性能优于现有的先进方法,并且其表现可与使用六个IMU传感器的最新方法相媲美。

图片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HDU IIPLab)主任为颜成钢教授。实验室现有在职教师50余名,含5位国家级人才及多位省级人才。现有硕博生200余名,毕业生多就职于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海康威视、华为、网易等国内知名企业。实验室为学校交叉创新团队,拥有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实验室采用与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联合培养制,长期致力于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医学影像处理、生物信息学等。

图文:朱尊杰

排版:俞   航

审核:江劭玮

责编:张   涵

发布:张霆岳





联系我们

联系人:孙老师

电话:0571-86878691

工作电话:0571-86878691

电子邮箱:syq@hdu.edu.cn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